半岛体育(中国)官方网站:兴趣班还有鄙视链?到底“兴趣班”为谁而设?

2023-03-19 14:41:43

  兴趣班,是家长和孩子们都不陌生的词。可有人却说兴趣班就是一个悲伤的故事,因为孩子对兴趣班,根本提不起任何兴趣。

  近日,据光明日报报道,现在不少家长迷上了所谓的冷门兴趣班。周一围棋课、周三少儿编程课、周五拳击课、周六马术课、周日思维培训课……这是吉林长春一个7岁孩子的兴趣班课程表。课程不仅排得满,内容也与大众认知的钢琴、小提琴、舞蹈等相差很大。记者在吉林、湖南等地采访发现,现如今部分家长为孩子挑选兴趣班时,不以孩子的意愿优先,而是专挑冷门、昂贵的课程。

  家长表示,像古筝、吉他、扬琴等等,这种兴趣班显得很没有档次,钢琴、小提琴等学的人又太多。在这样的家长看来,越贵、越冷门的兴趣班越显得“高大上”。

  就这样,兴趣班脱离了兴趣这一出发点,兴趣培养也就变了味儿。兴趣班之间的“鄙视链”渐渐呈现出来。

  其实,这条所谓的“鄙视链”源于家长的攀比心理。成年人的世界中充满了攀比,现实生活中围绕职业、收入、生活条件等也产生了各种“鄙视链”。但与这些“鄙视链”相比,兴趣班“鄙视链”显然是最为荒诞的。兴趣班的主体应该是儿童,而不是家长,兴趣班“鄙视链”却是家长反客为主,这悖逆了兴趣班的本义。

  说到底,兴趣班只是辅助学习的工具,也就是说,重点不是工具,而是使用工具的人。 针对这个线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、东营区丽景小学党支部书记、校长任兰英怎么说:

  半岛体育(中国)官方网站

  兴趣班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孩子的个性发展需要。学校教育是国家课程、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“三位一体”,而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,其实就是为了满足孩子的一些个性发展需要而来设置的,但是这些仍然不能满足所有孩子的个性发展需要。所以这时就需要充分利用社会上的一些教育资源来培养孩子,满足孩子的个性发展需要,激发孩子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,提高孩子的某项能力,我认为这是上兴趣班的主要目的。总之一句话,其实家长之所以让孩子上兴趣班,就是为了帮助孩子将来能有更好的发展。

  现在家长为什么不知道孩子的个性需求呢?因为家长把孩子的兴趣放在家长自己觉得有价值的方面,通常以眼前利益的判断为依据,来作为选择兴趣班的标准,这是家长当中普遍存在的错误倾向。家长们必须改变这个错误倾向。有些孩子为某一课程考级,等“短期目的”达到之后,就对这个课程产生了厌倦,这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。